Poseidon @psdnai 宣布完成 1500 萬美元融資,由 a16z crypto 領投,背後是 @StoryProtocol 孵化,這組合不小,看起來是真的要往 AI 數據基建方向搞了。
簡單說明一下兩者的分工:
•Story Protocol 主要解決「IP 授權與確權」的問題
•Poseidon 則聚焦在「實體世界的數據採集」
一個負責數據的產權歸屬,一個負責數據的生產流通,有點像是鏈上版的 Nvidia + ScaleAI。
現在 AI 模型餓得不是算力,而是「真實世界的訓練數據」。
什麼車上的鏡頭、倉庫裡的監控、語音對話、掃地機器人的路徑紀錄⋯⋯這些才是 AI 模型真正要吃的料,而這些數據,Poseidon 想把它們包裝成可交易的資產。
他們的模式也不複雜:
1.幫用戶收集並打包日常數據
2.幫企業做資料標註與處理
3.把使用授權放到鏈上
4.然後提供分潤給原始數據提供者
簡單來說,就是讓「生活的數據」也能變現,AI 公司為了訓練模型,得乖乖付錢來買。
這種項目未必像 meme 幣一樣爆衝,但有可能成為 AI 時代底層的「數據煉金基建」。
說白了,炒幣太老派了。
接下來,可能要開始學怎麼「炒數據」了。
機器人、自動駕駛車、語音系統——人工智慧的未來存在於現實世界中。
現實世界數據是知識產權中最有價值的子集之一,也是實體人工智慧最大的瓶頸。
今天,@psdnai 在 Story 推出,獲得 @a16zcrypto 領投的 1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,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↴
1.34萬
37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