📜 《誰在給以太坊交房租?》
L2 Rollups 2014-2025 費用速覽
從 2014 寫白皮書開始,以太坊就打算把“結算層”做成取款機。真正掏錢給 L1 的卻是後來的 Layer-2。下面這份 2024-07-19 回溯 12 個月的數據,能讓你直觀感受誰最燒 gas。
💥 核心結論
2015-2019:Plasma、側鏈試水,幾乎沒人真把錢打到 L1。
2020-2021:Loopring/zkRollup 首次批量結算,年費還不到幾十萬美元。
2022-2023:Optimistic & zk 大爆發,L2 們陸續“交房租”。
2024-2025:出現“超級房東”——Base、Arbitrum 這種體量已經能左右以太坊 calldata 市場。
💸 過去 12 個月交給以太坊的 L1 成本(USD)
🔹 Base — $4.91 M
🔹 Arbitrum One — $2.65 M
🔹 Polygon zkEVM — $1.25 M
🔹 Scroll — $0.81 M
🔹 Optimism Mainnet — $0.66 M
🔹 zkSync Era — $0.30 M
🔹 Starknet — $0.23 M
🔹 Kroma — $0.14 M
🔹 Linea — $0.11 M
🧮 合計 ≈ $11 M / 年——還不到以太坊同週期燃燒費用的零頭,但增速肉眼可見。
⚙️ 為什麼差這麼多?
1️⃣ 結算頻率:Base/Arbitrum 更新快,數據量大,自然貴。
2️⃣ 壓縮技術:zk 系鏈(zkSync、Starknet)本身 calldata 更省。
3️⃣ “費率補貼”:某些新鏈(Linea、Kroma)早期把 L1 費當市場營銷成本,故意壓低批次頻率。
🔮 展望 2026 以後
EIP-4844 之後,blob 報價會繼續拉低人均房租,但總支出大概率只增不減——因為用的人更多了。
L2 之間的 “拼低租” 競賽會持續:誰能把壓縮、批次、證明做得最極致,誰就能把更多交易搬上鏈。
🙏 感謝閱讀,順手給個 ❤️ & 🔁 ,鼓勵我繼續產出硬核乾貨!
查看原文1.8萬
10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